自从《流浪地球》里的那些大导演们把黄金描绘成可以用来烧饭炖汤的普通金属后,我越来越不把黄金当回事了。毕竟,如果你可以一勺子一勺子地往锅里铲黄金,那么它的价格肯定就不再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了。在我们这个还处于地球阶段的普通人类世界里,黄金的价格依然是一个挺让人好奇的事情。黄金的价格到底怎么算呢?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在金融界堪称“金钟罩”的魔幻算法吧!
金矿工人生产成本法
在这个方法中,我们把所有参与黄金生产的相关人员看作一个大型生产线上的工人。我们要计算开采黄金所需要的设备、人力和耗材成本。比如,要把一个金矿开采到能出黄金的程度,需要买多少机器,招多少工人,买多少炸药。各个国家的生产成本差异很大,有些国家是因为工人平均工资高,有些国家则是因为矿山开采难度大。这些成本加起来,就是黄金生产的基本成本。这里的“基本”二字要打上非常大的括号,因为一旦金矿资源开始枯竭,开采难度加大,成本可能会呈现指数级上升。这时候,黄金的价格就会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而被动提高。
黄金供需法
黄金的价格还受到供需的直接影响。如果全球各大珠宝店、银行、金币收藏家都认为现在是屯金子的好时机,那么黄金的价格就会因为需求的增加而上升。同样的,如果全球范围内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矿,导致市场上黄金供应量大幅增加,那么黄金的价格就会因为供过于求而下降。供需法的厉害之处在于,它不考虑生产成本、汇率等其他因素,只看市场上的买方和卖方。这种算法就像是一个大锅,里面煮着各种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,最终煮出来的汤(即黄金价格)就是供需法的综合结果。
黄金市场情绪法
最后一种方法是黄金市场情绪法。这个法子听起来很玄乎,但实际上就是玩弄人心。想想看,如果你有个朋友一直在说“黄金好贵啊”,你可能会想“是吗?那我是不是应该去买点黄金呢?”然后你就会去买了,结果市场上的黄金需求上升,价格也跟着上升。反过来,如果你听到的都是“黄金好便宜”,你可能会想“是吗?那我是不是应该再多囤点黄金?”然后你就会去买了,结果市场上的黄金需求上升,价格也跟着上升。这就是市场情绪的力量。说到底,黄金的价格是由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,但人类的心理和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记住,对于任何投资而言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冷静,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成为别人操纵市场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