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公式伪装成“装修方案”来骗过老板
想象一下,如果你在一家小公司任职,你的老板是一个对数字没有太多概念的人。你却需要计算出如何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不会亏本。这时候,你是不是需要一种既能让老板点头,又不会被财务部门拆穿的“装修方案”呢?别急,这里就有一个既保本又保利的“装修方案”——通过巧妙地使用保本点和保利点的计算公式。
什么是保本点和保利点?
保本点是企业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,企业既不亏损也不盈利的销售点。如果你卖出了恰好覆盖全部成本的产品数量,就是保本了。保利点则是销量达到保本点后,再增加一些销量,使得利润达到预期目标时,产品销量的临界点。简单来说,保利点就是老板希望看到的盈利状态。
如何巧妙运用保本点和保利点?
1. 故事性表达
为了让你的“装修方案”更加有说服力,可以加入一些虚构的故事。例如:某年某月,我们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“黄金珠宝盒”的产品,这个产品非常受欢迎,销量很高。因为成本上升,我们不得不提高售价。为了保证盈利,我们计算出了保本保利点,然后通过一系列调整,最终以超过保利点的销售量,使公司获得了可观的利润。
2. 巧妙的数字游戏
如果你对公式比较熟悉,可以将公式编成故事。比如:为了使公司盈利,我们计算出了保本点:固定成本除以(单位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)。保利点则是保本点加上目标利润除以(单位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)。当销售量超过保利点,公司就能实现预期利润。你可以通过画图、表格和案例来展示结果。
3. 超级老板的形象塑造
这里有一个笑话,如果你能运用公式证明自己是个有智慧的人,老板就会感到非常佩服。于是,你可以尝试一下:“老板,我刚刚计算了一下,如果我们调整一下售价,再削减一些成本,我们就可以在X月份达到保本点,然后在Y月份达到保利点。”这样老板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商业天才。
如何让数字更显得真实?
要让老板相信,你可以告诉他过去一年的数据,然后用这些数据来证明你的观点。如果数据看起来不太理想,你还可以加上一些背景信息,比如“去年因为一场意外的自然灾害,导致我们的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,但这并不是长期现象。”展现一系列措施,比如“我们调整了生产流程,减少了原材料浪费,同时降低了销售人员的薪资”等等,这样就能让数字看起来更真实了。
结论
使用保本点和保利点的计算公式,可以让你在职场上为公司赚到更多的钱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你不仅需要灵活地使用公式,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挑战。只要你愿意尝试,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