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别以为股东权益比率这玩意儿只有会计才会关心,咱们家的大妈大爷们也能用这个概念来衡量自己的财务健康状况。股东权益比率,在财务世界里,是用来衡量一个公司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的。通俗点讲,就是公司里多少是自己的钱,多少是借的。而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用这个理论来做生活规划呢?听我一一道来。
1. 你家的股东权益比率
假设你家有存款10万,市值30万的房产,加上一辆值5万的二手车,家里还欠着20万的房贷。按照股东权益比率的概念,你家的净资产是10万+30万+5万-20万=25万。总资产是10万+30万+5万=45万。所以你家的股东权益比率就是25万/45万≈55.56%。换句话说,你家的资产里,大约一半是自己的,另一半是借的。这要是放到公司里,能算是财务健康的。
2. 如何提高你家的股东权益比率
你家要提高股东权益比率,不外乎两个方法:增加净资产或减少总资产。增加净资产的办法很简单,就是多挣钱少花钱,多存点钱。减少总资产的办法就是卖掉一些资产,比如那辆二手车,或者卖掉一部分房产。但是朋友们,这招要用得慎重,毕竟咱们手里有的资产都是辛苦赚来的,轻易动了不划算。
3. 看看别人家的股东权益比率
假设你的邻居乔大爷,他家总价值50万,但家里一分钱存款都没有,还欠着30万的贷款。那么乔大爷家的股东权益比率就是50万-30万/50万=40%。相比之下,你家的股东权益比率比乔大爷高一些,说明你家的财务状况更好一些,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一些。
4. 别人怎么做的?
看看别人家的财务状况如何,可以给你一些启发。比如说,有的家庭会定期检查自己的股东权益比率,及时调整自己的财务规划。比如会每月固定存一笔钱,或者让理财计划更有规划,甚至会做一些小生意来增加收入。这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股东权益比率,也就是让自己更独立,不那么依赖于借款。
5. 结语
所以说,股东权益比率不仅是一个专业概念,其实也是我们家庭理财中可以借鉴的一个重要指标。咱们不一定要做到和公司一样的财务指标,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衡量自己的财务状况,还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财务健康。
以上的讨论只是开个玩笑,实际上家庭的财务健康要考虑到更多的方面,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、负债率、风险分散等等。但无论如何,定期审视自己的财务状况,总归是件好事。毕竟,过好每一天,都离不开足够的钱啊!